新闻聚焦
《纵横20年》画册封面及版权页:
![]() |
|
|
卷首语:
1993年6月27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由香港著名实业家周忠继先生与苏州大学合作建立的“苏州大学纵横汉字信息技术研究室”就在这天正式挂牌成立。
我与周忠继先生相识,缘于我们对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研究的共同兴趣。作为一名成功的实业家,周先生心系家乡,崇尚科技实业兴国。从1991年开始,他就为家乡苏州市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捐资出力。周先生当时就敏锐地预感到,计算机定将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要工具。为了让中国人能够方便地使用计算机,他针对古老汉字进入现代计算机这一难题,发明了一套纵横汉字编码法,巧妙地以汉字的四角外形为特征,用数字符对其进行编码,为实现以通用键盘把汉字输入计算机建立了桥梁蓝图。1992年,周先生有意在内地寻找研发汉字输入软件的合作者。经过苏州市委统战部和苏州市侨联的牵线,1992年11月底的一个早晨,我和周先生在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首次会面,并商定了双方合作研发纵横码输入系统,这也就孕育了后来纵横研究所的诞生。半年之后,第一个原型系统研发成功。双方成功的合作促成了周先生和苏州大学合作建立“苏州大学纵横汉字信息技术研究室”。一年之后,该研究室被升格为“苏州大学纵横汉字信息技术研究所”。把研究机构定名为“纵横”,除了因周先生发明“纵横汉字编码法”的原因外,还取其“纵横天下”、“指点江山”之意,表达了在我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争取领先地位的决心和气魄。
“电脑中文化,中文电脑化。”是周忠继先生对古老汉字和现代电脑奇妙结合的理想。周先生为纵横研究所(室)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提供了纵横编码法的详细资料,还调派香港的技术人员和我们密切合作。我们也倾注了所有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把周先生的蓝图变成了现实的桥梁,使其跨越了计算机内的西文处理和计算机外的中文用户之间的鸿沟。1994年9月26日,“纵横汉字编码输入法”软件系统通过了全国权威专家们的鉴定,并且给予极高的评价,这标志着纵横码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认定。此后,纵横系列软件被相继推出,并获得江苏省优秀软件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纵横软件用户不断增加,多部相关的学术著作先后出版。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周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基础研究逐步深入。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纵横软件也从PC机发展到手持设备,从离线应用系统发展到在线应用系统,从DOS平台发展到Windows和Linux平台,现正在向云平台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适用平台最广、应用软件最为丰富的汉字套件之一。真正做到“进入纵横汉字的世界”后,“汉字的世界任你纵横。”
周忠继先生和我们很早就认同,人才是成果和成功的基础。在周先生的关心下,纵横研究所拥有一流的人才培养环境。二十年间,通过纵横研究所培养的人才已经有四代,其中有的已成为我们研究所的骨干。研究所培养的学术骨干也在学校学科建设中挑起了大梁,他们的学术成果对苏州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建设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二十年间,研究所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有的在国外创业,有的在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担任骨干,有的已成为高等院校的精英。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纵横研究所的设备先进、环境优越、成果丰硕、指导严谨。作为一个学校直属的科研机构,能够用纵横软件的开发作为一个载体,为国家培养出这么多的优质人才,我们深感自豪。
周忠继先生秉承“将纵横编码造福社会”的宗旨,一贯主张将纵横输入技术无偿捐赠给社会、奉献给民众,纵横研究所积极贯彻周先生的这一主张。从1994年第一版纵横软件开发成功起,纵横研究所就不断主持和配合了多种类型的纵横输入技术推广和普及活动,有技术讲座、展览推介、竞技比赛、师资培训、技术服务等。纵横研究所教师的足迹遍布各地,有纵横汉字软件的地方,就有纵横研究所教师的身影。纵横软件拥有非常广泛的用户,包括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老年人、残疾人、下岗再就业工人、交通警察、农民等。真可谓纵横软件的用户和朋友遍天下。
周忠继先生是香港苏浙沪同乡会的永远名誉会长。在我看来,周先生更是一代儒商的代表。尽管我们无法亲历周先生在香港艰辛创业的成功传奇,但是我们在与周先生二十多年的交往中,见识了周先生睿智儒雅的风范。纵横码的发明、纵横输入法套件的规划、纵横输入软件目标的提出、对新老朋友的包容并蓄、对社会的慷慨回馈和责任感、对电脑使用的纯熟手法和热情,这一切均让我们领略到了周先生的大智大慧和高尚人格。周先生常说,与纵横码结缘的众多朋友令他感到开心。我说,其实是周先生的勤勉、认真、谦虚、大度和奉献令广大纵横码用户和朋友开心,令我们纵横研究所全体成员感到钦佩和幸运!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象形是汉字的重要属性,纵横编码是汉字的一种形属性。纵横软件让汉字信息能够更加高效地被计算机处理,这有助于汉字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有助于计算机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得力工具。我们要让古老的汉语言文字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并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领域我们将会面临更大、更多的挑战。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周先生的关心和支持下持续向前迈进。
钱培德
于苏州大学纵横汉字信息技术研究所
2013年4月
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 苏州大学纵横研究所联系电话:0512-65243192电子邮箱:ckc@suda.edu.cn
Copyright © 苏州大学纵横汉字信息技术研究所 2017